一、用Photoshop新建一個寬度和高度的RGB圖像,然后用工具欄上的鋼筆工具勾出西紅柿的大致輪廓路徑。
二、接著再將西紅柿的路徑轉化為選區(qū),然后給選區(qū)填充淡紅色(顏色值:#DC4F3D)。
三、接著再在西紅柿輪廓的上面畫出一個橢圓選區(qū),再執(zhí)行CTRL+T進行一個角度的調整,然后按CTRL+ALT+D執(zhí)行半徑為20像素的羽化處理,執(zhí)行CTRL+U打開色相/飽和度面板,把色相設為55,飽和度為50。
四、接著再拉一個橢圓選區(qū),并執(zhí)行半徑為20像素的羽化處理,并執(zhí)行CTRL+SHIFT+I反選處理,再執(zhí)行“圖像-調整-亮度/對比度”命令,把亮度調到30。
五、執(zhí)行CTRL+D取消選擇,并用工具欄上的加深、減淡工具對輪廓的周圍進行處理(上面和兩邊進行減淡處理,底部進行加深處理),使用加深和減淡工具的時候,需要不斷的嘗試,這時最好給圖像做個歷史快照,或是復制一層來做,這樣便于修改,涂抹時次數是很多的,不一會就數十次了,在歷史記錄中可恢復不了。
六、西紅柿有多個瓣,所以這一步我們要做出瓣紋,方法:先畫一個橢圓,再執(zhí)行CTRL+T變換選區(qū)并移動到合適的位置,按CTRL+ALT+D執(zhí)行半徑為1像素的羽化處理,再在凹陷處的位置使用減淡工具進行涂抹。
七、執(zhí)行CTRL+SHIFT+I反選處理,再使用加深工具進行涂抹。
八、同樣方法做出余下的陷紋。觀察整體,再對局部作一些加深增強立體感,可加輕微雜色,數量約1。
九、給這個層命名“西紅柿”,新建一層,在上部畫個小橢圓,羽化3,填充灰白性線漸變,將圖層模式設為“顏色加深”,作為蒂部位下陷的暗調。向下合并到西紅柿。http://www.ps-xxw.cn
十、新建一層,命名“茄蒂”,用鋼筆仔細鉤出蒂的形狀,填充綠色(顏色值為#2E4D1B)。
十一、繪畫實物時,離不開我們的好幫手——加深和減淡工具。剛接觸時,我也是極為頭痛的,它們不象圖層樣式那樣,調節(jié)參數就可以得到效果的,不容易掌握。但只要經過耐心的練習和嘗試,你會發(fā)覺它們實在是可愛極了。
處理茄蒂時可用鋼筆輔助鉤出葉瓣,也需要載入茄蒂的選區(qū),用輕移、旋轉、羽化、反選等動作來得到我們需要的工作選區(qū)。完成后加雜色1.5%。
十二、在“西紅柿”層上新建一層,命名“高光”,用柔化噴槍在上部噴出一圈白色。
十三、用橡皮檫修整,局部降低壓力檫淡。
十四、在“茄蒂”下面建一層,命名“蒂影”,設置前景色為暗紅色(顏色值為#BD320D),用畫筆畫出形狀。
十五、再用橡皮檫修改,局部需要加深和模糊。
十六、用瓷磚來做背景。在背景上新建一層,畫個正方形選區(qū),填充白色或淡黃色,取消選擇后雙擊圖層,設置斜面和浮雕:大小4,軟化4,暗調不透明度50%,其余按默認。
十七、將瓷磚復制多塊排列好,合并起來,用自由變換做出點透視效果。
十八、在西紅柿下面建一層畫陰影。載入西紅柿的選區(qū),將選區(qū)向下移動到適合,填充60%灰色,再將選區(qū)向上移動些,羽化20,降低選區(qū)的亮度,這樣陰影就會由深到淺。取消選擇,圖層混合模式設為“正片疊底”,調低不透明度為35%。
十九、西紅柿在瓷磚上會映出輕微紅色,在茄影上新建一層,畫個橢圓,羽化后填充紅色,如果覺得過渡不夠柔和就用高斯模糊。混合模式也是“正片疊底”,不透明度為70%。
二十、如果喜歡畫幾滴水珠,可用圖層樣式來做。在西紅柿上建一層,用畫筆點出水珠,雙擊圖層,將高級混合中的填充不透明度降為0%,選斜面和浮雕:樣式為內斜面,方法平滑,深度500%,方向上,大小4,軟化3,陰影角度90,取消全局光,高度30,高光不透明度50%,暗調不透明度0%,鉤選等高線。選擇內陰影:混合模式“正?!?,顏色值為#EB5F4C,不透明度45%,角度-90,取消全局光,距離3,大小3。再選擇外發(fā)光:混合模式為“正片疊底”,不透明度33%,顏色值為#E97452,擴展0,大小1?;氐綀D層,想要多少水珠用畫筆點就好。
二十一、另一個西紅柿的做法是一樣的,就不再重復敘述一遍了,就當是練習吧。